首页
当前位置 : 首页>党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来源 : 机关党委作者 : 木其尔发布时间 : 2023-05-09 08:21:00
  结合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即日起,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微信公众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专栏,引导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奋力开创鄂尔多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中心任务,党的民族工作也不断调整着力重点。在革命时期,我们党着眼对外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对内反对独裁统治,铲除民族压迫,谋求民族平等、团结和进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艰辛探索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道路,积极团结各民族、建立统一战线,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作重点任务是消除民族压迫和歧视、实现民族平等,强调的是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我们党确立并实施民族工作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后,民族工作重点任务是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封闭落后面貌,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发展差距大幅缩小。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民族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就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贡献。
  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我们必须坚持基本民族理论政策不动摇,同时必须有针对性地改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适应的薄弱环节,推动党的民族工作跟上时代节拍,推动民族工作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要在理论研究上有新方向,更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问题研究主要以民族学学科为基础,在开展民族识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少数民族相关问题研究多,民族研究专业越分越细,单一民族的学问越钻越深,有意无意忽视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少有问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学的研究方向需要与时俱进作出调整,从侧重研究单一民族和文化转向更多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多研究各民族的共同性和一致性。
  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要在实践上有新发展,更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实践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又有政策法规的丰富完善,既包括具体事项,又涉及工作方法,都需要更好地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如,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载体方式不适应等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认识不够重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工作措施不够精准;有的受惯性思维制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单一,缺乏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优秀文化产品。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工作。在主要内容上,要更加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主要方式上,要更加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善于运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在主要对象上,要更加突出分众化、精准性,既要抓住关键群体重点对象,也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又如,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根本,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较为完备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和民族工作形势任务的调整,有些地方制定政策更多考虑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造成了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政策差异;一些政策法规或背离了原有的意图,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导向不相符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标准,科学稳妥调整相关政策,适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注意总结提炼经验,将各地经过实践检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适时转化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呼唤民族工作新作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附件 : 


主办: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019号-1 电话:0477—8588135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21号 网站标识码:1506000013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主办: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019号-1

电话:0477—8588135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21号

网站标识码:1506000013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