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 首页>互动交流>业务咨询>业务咨询
信件标题 关于中小企业合同清欠智能服务平台 工作情况的报告
信件内容

关于中小企业合同清欠智能服务平台

工作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领导:

为落实好国务院2020年7月1日第99次常务会议通过《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现将“中小企业合同清欠智能服务平台”的相关背景及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工作背景

为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0年9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对中小企业合同的支付期限、支付方式、支付条件等保护性措施做了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如果不遵守条例,违规处罚后果非常严重。违规处罚主要内容如下:

1、违规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纳入失信名单并公示

2、违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将会被削减。

3、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实施专项审计监督。

4、政府进行专项检查。

5、实施媒体舆论监督。

6、涉及八类情形对拒不改正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与处分。

7、机关、事业单位对无预算采购或建设单位垫资建设行为要追责。

8、中小企业合同欠款纳入营商环境评价指标。

9、大型企业不公示欠款信息,市场监管处罚责任人。

为了全面落实《条例》规定,满足政府机关的合规性监管要求,需要事前全面快速分析合同欠款数据,快速锁定欠款法人主体,做到合同信息全覆盖,欠款规模全掌握,清理工作有数据。

二、 平台建设依据

根据《条例》的第四条、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管理工作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应当建立便利畅通的渠道,受理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拒绝或者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投诉。

三、 平台应用目标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条例》要求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要求,推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保障中小企业权益、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建设“中小企业合同清欠智能服务平台”。

(二)应用智能技术,打通数据壁垒

全面推动省、市、区县中小企业通过该平台登记合同欠款信息,在各级行政区域内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合同欠款信息收录渠道、统计分析方式、付款协调机制,通过平台及其智能技术实现对合同信息、履约信息的智能判断,提高审核工作人员审核效率。全面降审核人员的审核工作强度,逐步解放审核人员工作束缚、调整工作方向,投入中小企业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其他推进工作中。

(三)利用先进平台,有效规避违规风险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处罚后果极为严重,明确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六大方面的处罚方法,其中包括:欠款公示、舆论监督、纳入失信名单、削减经费预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纳入营商环境指标。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层级多、分支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免会因违反《条例》而“躺枪”。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办法就是通过“中小企业合同清欠智能服务平台”,在各单位在被违规处理前,事前掌握相关数据快速处理合同欠款。该平台的特点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分析合同欠款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锁定欠款法人主体,让责任单位做到“合同信息全覆盖,欠款规模全掌握,清理进度有数据”。

(四)全流程智能服务,为企业降本增效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营业执照信息、合同信息的自动提取,从而达到对合同欠款信息数据的智能化填写,全面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录入工作量。为企业提供实时在线、智能高效的线上登记服务,全面降低中小企业查找相关单位信息及录入信息的时间成本,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 平台主要内容及核心技术

平台可实现合同欠款申报信息智能填写录入,债务人、债权人信息由人工输入转为智能查询输入。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营业执照信息智能识别与提取、合同分类智能判断、债权人信息智能查询、债务人信息智能查询、可视化展现统计大屏等功能。申报企业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申报,申报的合同由智能系统提取其中的基本信息、相对方信息、履约信息等,并结合工商数据智能查询债权人、债务人信息,更加方便、准确的输入合同欠款相关的数据信息,经工作人员复核后,完成合同欠款信息登记程序。

平台应用的核心技术包括如下:

1.图像文本智能识别转换技术(ICR):识别合同/附件扫描件(pdf/图片),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参与运算的文本。

2.合同信息智能识别提取技术:根据需要填报的合同欠款信息,针对性的提取合同中的关键要素,同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用户合同样本进行数据训练,以提升要素提取的准确性。

3. 合同条款智能分析技术:根据用户合同内容由系统自动分析判断和提取履约付款相关内容,并根据用户合同样本数据训练,提高识别准确度。

4. 合同实体识别技术及实体大数据:由系统自动识别合同中双方的名称,并可根据名称和实体大数据(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实体信息查询方式。

5.大数据可视化展现:系统可对合同信息、实体信息的进行自动标注,并通过可视化展示大屏动态实时展现全面、多维度的数据统计。

五、 平台建设周期

平台安装、部署、调试、试运行周期约1个月。

 

以上情况,专此报告

 

20208月

 

处理部门 企业发展服务科
处理时间 2020-08-26
答复内容 我单位的在清欠方面的职能为清欠办公室职能,目前工作中使用到的平台系统为国家工信部的清欠数据报送系统和问题线索反馈处理系统,目前在中小企业合同管理方面无相关职责,对清欠工作的帮助不大,后期按照上级单位安排再行考虑

主办: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019号-1 电话:0477—8588130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21号 网站标识码:1506000013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主办: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019号-1

电话:0477—8588130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21号

网站标识码:1506000013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