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关于开发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落实“五大任务”和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以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升级”为突破口,加快实现工业园区争先晋位、提档升级,争创全国试点示范园区,优化升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着力破解开发区资源要素闲置、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难题。2022年全市8个工业园区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半壁江山”、占全区工业园区的五分之一,上缴税金占全市三分之二、全区工业园区三分之一,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高新技术企业162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全市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和工业经济追赶超越、转型升级蓄能增势的主力军、先锋队。
一、科学规划设计,统筹谋篇布局,绘就园区发展“新蓝图”
紧紧围绕“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原则,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将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创业创新的集聚区,科学引领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落实《鄂尔多斯市“十四五”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立足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强产业政策和市场研判,树立千亿园区目标,推动园区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精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聚、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特色突出的园区发展格局。2022年,全市8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均超200亿元,其中1个超千亿园区、3个超500亿园区、2个300亿园区,产值超500亿和300亿园区数量均位居全区第一,我市力争到2025年再新增产值超千亿园区3个。二是制定落实《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提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精准工作任务,统筹推动工业园区实力、效益、创新、配套和软环境全面提升。2022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提升29%、税收同比提升51%,新增税收超百亿园区2个,是全区唯一拥有超百亿税收园区的盟市,园区亩均产值位列全区第一。
二、强化考核评价,全面引导发展,实现晋位升级“新突破”
科学考评园区高质量发展情况,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提质、扩量、增效。一是注重发挥考核引导作用。在自治区工业园区考核评价办法基础上,再结合全市工业园区实际,将园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对外开放、规划体系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纳入市级考核指标。二是动态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工业园区发展实际,动态调整全市工业园区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体系,逐年再完善、再细化、再优化。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工业园区年度考核评价纳入“五位一体”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将园区发展指标与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挂钩,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园区予以1000万元资金奖励。全市8个工业园区在全区工业园区2022年度综合实力排名中均位列前20位,其中4个园区跨入全区综合实力前10强,5个园区获自治区年度考核奖励,我市成为全区获奖园区数量最多的盟市。2023年7月,自治区工信厅在全区工业园区优化调整方案中建议我市杭锦经济开发区晋升为自治区一类开发区,标志着我市工业园区全部成为自治区一类园区。同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认定鄂托克经济开发区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填补了我市没有自治区级高新区的空白,为全市开发区发展再添新彩。
三、盘活闲置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新升级”
加快盘活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着力推动工业园区盘活存量、做优增量,腾笼换鸟、节地增效。一是推动园区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建立由旗区、园区主要领导“双签字”工作机制,实行周通报周排名、晒出成绩单问题单等方式,率先在全区实现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整改任务清零,盘活开发区闲置土地491.73公顷。二是强化园区土地利用管理。印发实施各工业园区新建工业项目控制性指标及实施细则,明确园区新建项目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等控制性指标。深入开展工业园区新建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项目带方案+拿地即开工”全流程审批服务,持续推动工业园区区域评估成果共享应用,全力推动落实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三是开展园区基础设施专项评估。正在开展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专项核查,对园区的土地、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及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补齐发展短板。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3.9亿元专项补贴资金助力4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加快数字赋能,助力提质增效,促进园区数智“新融合”
抢抓自治区推动建设智慧工业园区契机,高标准统筹推动全市工业园区实现智慧化全覆盖。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原则,印发出台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推动8个工业园区率先完成智慧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园区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统建+自建”模式,在自治区统一要求建设的“经济运行监测”“能耗监测”“安全应急管理”“环保监测”“交通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服务”7大模块基础上,个性化开发建设“智慧招商管理系统”“能碳分析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政企协同服务系统”等自建模块,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三是推进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园区市级平台,实时了解、定期汇集智慧园区各模块运行状态,推动自治区、市、工业园区智慧园区三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园区创新平台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零碳产业园人才科创城、高新区人才科创城和6个工业园区人才科创基地建设。
五、聚焦关键领域,强化示范引领,勇闯园区发展“新路子”
聚焦打造双碳新样板,积极开拓绿色产业的新赛道,努力创建全国示范试点园区,率先走出产业转型升级型、特色鲜明、战略保障、多元高端、绿色低碳的园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我市蒙苏经济开发区围绕100GW光伏装备制造和10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的“双百GW”目标,全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构筑以远景、隆基、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风、光、氢、储、车”零碳产业链集群,致力打造“中国典范、世界标杆”的零碳产业园新名片。二是建设全区低碳示范园区。我市鄂托克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绿色焦化产业的探路者、国内氯碱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成本洼地和世界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科学精准规划,大力实施能源、产业、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低碳化改造,控制碳增量、消减碳存量、实现碳减量,全力打造全区绿色低碳示范标杆园区。三是建设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我市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厚植园区发展优势,高标准谋划设计,推动全国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全国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示范基地、世界最大煤基烯烃基地、中煤绿色低碳产业园、可降解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园三基地”建设,推进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煤化工与新能源、天然气化工耦合互济示范,全力推动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建设。
尽管我市在工业园区提质升级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工业园区同质化竞争形势严峻、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工作实际,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本地资源、产业优势,优化开发区布局和功能定位,提升开发区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举措为保障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